欢迎光临2003网站太阳集团官网!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学实验仪器定制生产厂家
全国咨询热线:13702000055
联系我们

    • 联系人:张经理

    • 手机:13702000055

    • 客服:13871399659

    • 邮箱:tj0055@163.com

    • 地址: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工业园区腾飞路3号A座877室


您的位置: 首页>>动态资讯>>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试题中出现了细胞膜流动测定仪,其实采用的是分子荧光光度计

时间:2022-03-23 来源:本站 点击:1777次

试题中出现了细胞膜流动测定仪,其实采用的是分子荧光光度计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包括纵向和横向运动。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比较经典的证明是用仙台病毒介导完成不同小鼠染色细胞的融合,一段时间后,红与绿是均匀点状分布于细胞膜周围。


问题:测定细胞膜的流动性-荧光检测法。

试题:温热处理可使质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严重时会引起细胞死亡。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43 ℃温热处理时,在100 min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增加显著,100 min后冷却到体温(37.5 ℃)后,正常体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这成为温热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为验证温热处理对不同细胞质膜流动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试管若干、红细胞悬液、腹水肝癌细胞悬液、恒温箱、质膜流动性测量仪。

(要求与说明:质膜流动性测量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取试管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为A、B、C、D。

②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红细胞和腹水肝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2)预测实验结果(请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制实验过程中质膜流动性变化示意曲线,并直接标注实验变量)。




(3)讨论与分析:

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据此推测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体细胞       ,容易转移。从构成质膜的脂质分析,癌细胞质膜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在43 ℃下进行温热治疗而不选择更高的温度,原因是             


答案:

(1)③向A、B两组各试管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红细胞悬液,C、D两组各试管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腹水肝癌细胞悬液,将A、C两组置于37.5 ℃恒温箱中保温,B、D两组置于43 ℃恒温箱中保温

④每隔一段时间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各组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⑤100 min后,将B、D两组与A、C两组一起置于37.5 ℃恒温箱中保温

⑥每隔一段时间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各组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⑦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如图


分子荧光光度计


(3)强 磷脂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大、胆固醇含量低 温度过高将导致正常体细胞质膜流动性增加过大,不能恢复


解析

(1)验证温热处理对不同细胞质膜流动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和不同细胞,因变量为质膜流动性。根据题干中“43℃温热处理时,在100min内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增加显著,100min后冷却到体温(37.5℃)后,正常体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设计实验的温度为37.5 ℃和43℃。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因此实验思路如答案所述。

(2)由于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43 ℃温热处理时,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增加显著,冷却到37.5 ℃后,正常体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预测实验结果见答案。

(3)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据此推测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体细胞强,容易转移。从构成质膜的脂质分析,癌细胞质膜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可能是磷脂分子的不饱和程度大、胆固醇含量低。

温度过高将导致正常体细胞质膜流动性增加过大,不能恢复,因此在43℃下进行温热治疗而不选择更高的温度。




 细胞膜流动测定 

  


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具有相对侧向流动性;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贯穿在其中及吸附在其表面的蛋白质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疏水的尾部在内,亲水头部在外。


实验方法原理:

常用于研究膜脂流动性的荧光探针为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DPH掺入到细胞膜脂烃链区后,介质粘度增加,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受到抑制,成为能发光的全反构型。


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上的许多物理参数,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分子的成键和结构情况。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定,不但可以做一般的定量分析, 而且还可以推断分子在各种环境下的构象变化,从而阐明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分子荧光光度计



实验材料:

肿瘤细胞   试剂、试剂盒   磷酸盐缓冲液(PBS) 1,6-二苯基-1,3,5-己三烯(DPH)


仪器:

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扫描液相荧光标记物所发出的荧光光谱的一种仪器) 离心机  离心管  烧杯  培养箱等


实验步骤:

(1)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以pH7.2,0.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两次。

(2)取107个细胞,离心,加入2×106 mol/L DPH溶液2ml。

(3)25℃振荡温育30min,再以PBS洗涤1次。

(4)悬浮于4ml PBS溶液中。

(5)测定仪器为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362nm,发射波长432nm,狭缝10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


注意事项:

由于DPH可进入细胞内部,后来又合成了其阳性离子衍生物1-(4-三苯基)-6-苯基-1,3,5-己三烯(TMDPH)。TMDPH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因此,理论上TMDPH标记法较DPH标记法更能准确的反映膜脂流动性。